从电影《流浪地球2》感受硬核科幻的重工业美学

原标题:人民艺起评:从《流浪地球2》感受硬核科幻的重工业美学

《流浪地球》系列作为近些年来中国科幻现象级大片,受到广泛关注。如果说《流浪地球1》标志着中国重工业科幻的起跳点,那么《流浪地球2》则代表目前中国重工业电影奇观制作水平,甚至媲美好莱坞大片。

实际上,在《流浪地球2》电影伊始一个外国医生讲解“人本质上就是一堆电信号”,并认为数字化使人获得永生的观点之际,已让人误以为进入了好莱坞电影的场景中。只是剧情后期展开以及主角,提示着人们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电影。作为《流浪地球1》的前传,《流浪地球2》主要描述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由中国提出的“移山计划”是如何变成“流浪地球”计划的。

《流浪地球2》的重工业美学表达,在于整个影片之中充满了金属感。这种金属感,恰恰是工业文明所提供的。影片中现代医疗设施、飞行器、宇航受训中心的太空电梯、卫星发动机、月球基地等无不洋溢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自信,以及对重工业的依赖。在利伯维尔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他师傅的谈话中显示,夜市、烧烤等都成为了被缅怀的过去,炸蚊子饼也成为了美好的记忆中的美食。在这种过程中,同样变成记忆的也包括被引爆的月球的文化。

在这种危机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也以金属的方式碰撞——包括受训中对抗碰撞、联合政府内部中方同反对意见的交锋、牺牲自我引爆月球等。这种“人的金属化”,实际上是牺牲了“小家”中的温馨来维系“大家”拟或是人类种族的延续。当图恒宇选择参加引爆月球牺牲,最后以数字生命形态延续和女儿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金属化”。这种“自我金属化”的大团圆,在某种意义上阐释了“人本质上就是一堆电信号”的工业化的观点。在这种对生命的理解之中,确实如影片中周喆直所言“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决定了文明的方向”。

《流浪地球2》这样重工业美学的呈现,是通过模型道具、特效技术与先进的摄录设备等为前提实现的。这种硬科幻的重工业美学呈现,同近些年来中国现实中诸多大国重器问世与完成的巨型工程形成某种共鸣。实际上,中国制造的能力反过来也让电影中视觉奇观更硬核,更具有想象力。影片中包括太空电梯在内的机械设备原型,出自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这本身构成了中国电影重工业美学的另一个面向——即重工业本身为电影提供想象的基础。这也是当该片文戏陷于流俗之际,该片的重工业美学却牢牢抓住了观众——在灾难频发,人类不得不用重工业的方案来解决地球生存问题。(作者:李飞)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 duonaovod#gmail.com.(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duonaovod#gmail.com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dnvods.com  E-Mail: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