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电影《毒舌律师》:触动现实之“痛点”

原文标题:触动现实之“痛点” 抵达大众之“爽点”——《毒舌律师》观后

文丨尹鸿(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网专稿《毒舌律师》讲述了律师林凉水,为深陷虐女冤案的单亲妈妈,向权势绝地反击,捍卫法律最后尊严的故事。

该片在内地上映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则是因为该片在中国香港地区创造了华语片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突破了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独霸香港市场的格局;二则它是一部与武打、警匪、动作、黑帮这些香港电影常见的热门类型不同的律政戏,文戏电影能够成为最卖座电影,足见其独特价值和魅力;三则这是在粤语地区颇负盛名的“脱口秀”演员黄子华的破圈之作,其成功让许多期待者如愿以偿,陌生者有了新发现。

虽然作为一部以香港地区的社会、法律、生活和人物为背景的华语片,《毒舌律师》在内地放映时,难免会有一些所谓的“文化折扣”和“跨文化损耗”,但是,其人物塑造的生动、叙事节奏的准确、影像呈现的流畅、喜剧质感的丰满,特别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振臂高呼,肯定也会唤起内地观众对电影故事和人物的认同以及对电影所表达的良心不泯、公正不死的主题的强烈共鸣。

“文戏”的戏胆在于人物。人物形象的独特、新鲜和生动,应该是本片获得观众认同的前提。律政题材,在香港影视剧中并不少见。但在这部影片中,黄子华所饰演的大律师林凉水,与那些衣冠楚楚、盛气凌人的律师形象不同,一方面恃才傲物,一方面玩世不恭,影片一开始的那场迟迟不出场的喜剧性夸张的法庭判决,使其人物个性先声夺人,而在毒舌般的判决言论中,却暗藏着一种嫉恶如仇、明辨是否的犀利,为其后来的转变埋下了性格伏笔。

当林凉水也像其他律师一样,试图捧捧富豪的“臭脚”,享受享受纸醉金迷的世俗生活,却没有想到反而被“臭脚”踢翻在地,误将一位无辜女性送进了监狱。一方面是良心的折磨,一方面也是自尊心的受辱,林凉水不得不破釜沉舟、绝地反击,从而为自己也为法律赢得最后的“面子”。这个人物从低起点开始渐渐被注入了个体行为的动机,与当年风靡一时的韩国电影《辩护人》塑造律师宋佑硕的叙事策略有一定相似性。这一形象,从瑕疵到高大、从废材到英雄的转变,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虽桀骜不驯却良心犹存、正气犹在的律师形象。

正是这种张力使人物形象有了成长和变化弧度,又有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性格的多样性,同时还带来了观众容易接受和亲近的生活情趣感和喜剧感。与此同时,林凉水与其他人物的戏剧性冲突也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而作为其控辩对手的金远山最后在正义底线感召下“反戈一击”也有了“陡转”的条件。亲和、生动、动机连贯和转变弧线,共同构成了人物形象的叙事魅力。

当然,这部作品能够成为“畅销电影”,最大的原因还是它尖锐地触及到社会的共同话题:法律公正所代表的社会公正。影片中曾经的模特儿曾洁儿,在一个偶然不幸中,成为了富人圈自我保护的牺牲品,从一个“玩偶”变成了“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无依无靠、哭诉无门的受害女性。虽然这种故事并不新鲜,但是在当下关注全球化、资本化大发展之后,关注社会公平性、公正性的如火如荼的社会思潮中,它可以说赋予了“老话题”以新意义。

越来越多人感受到权势的扩展带来的显性和隐形的社会特权,甚至成为法律特权。人们对这种三六九等的社会特权、等级固化、表面平等之下的巨大不平等的不满,在近些年的《小丑》《寄生虫》《鱿鱼游戏》《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等等影视作品中已经屡屡见到。《毒舌律师》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同样触及到当下大众关注的普遍痛点。

如果说只有“痛点”的揭示,《毒舌律师》还是一部受众有限的严肃的社会问题题材电影,其实,这部影片更是以其一浪高过一浪的“爽点”带给观众兴奋不已的一部类型电影。作为律政戏,影片中有多场法庭辩论,但是这些辩论不仅仅是案情的查询和辩护,很多时候都是对社会不平等的质疑、对法律不公正的控诉、对人心不正义的谴责。这些犀利、尖锐、冷峻的陈词,虽然未必符合法庭辩论真实场景的可能性,但却让电影高潮迭起,观众心潮澎湃。

全片最高潮的地方,就是林凉水在最终庭审时的咆哮:“以前,个个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时今日,人人都改口,说法律面前穷人死定了。我就看看,今天谁死定了”。最终,控方律师反水,原告成为被告,陪审团大反转的“正义”结局,让胜利的快感弥漫在观众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片是一部让观众宣泄、开心的“律政”类型电影,它用一个“不公正”的事件,引导观众获得了一次“公正性”的满足。

影片在视听的呈现上,虽然也用快速和流畅的剪辑,保持了电影的现代节奏和某些喜剧性的夸张,但在艺术风格上却坚持“辞达而已”的零度性,没有故意的奇观展示,没有豪华的大场面,甚至在镜头语言上也较为朴实无华。

虽然这种电影风格的选择可能与成本控制有关,但也充分说明电影的视听呈现是为故事服务、为人物服务、为情绪服务、为主题服务的。炫技虽然有时是必要的但未必是必须的。正如该片的出品人江志强先生所言,电影最根本的还是讲好一个好故事。

当然,正如上所论,《毒舌律师》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商业“类型片”,类型片的“套路”构成了其故事的底层逻辑,港片由来已久的喜剧风格为其“严肃”题材加入了“亲切”的佐料,法庭的不少场面也是脱离“真实可能性”的类型渲染。

所以,用严肃的现实主义电影标准来衡量《毒舌律师》,显然我们可以找到一系列所谓的“槽点”。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部触及到社会“痛点”、释放了大众心理“爽点”的律政类型片,也许就不会纠缠于其“真实”与“虚构”的边界了。它是在一种类型“假定性”中,带给观众一次为公平正义呐喊正名的集体狂欢。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 duonaovod#gmail.com.(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duonaovod#gmail.com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dnvods.com  E-Mail: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