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瑕不掩瑜的“国漫复苏”探索实践

原标题:《中国奇谭》:一次瑕不掩瑜的“国漫复苏”探索实践

由哔哩哔哩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国产动画短剧集《中国奇谭》自上线以来广受关注,一度在豆瓣获得9.6的高分。《中国奇谭》的火爆不仅让上美厂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电影制片基地焕发青春,也勾起很多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21世纪初期,中国动画曾一度陷入低潮期。这种状况直到《魁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等作品的出现,才得到缓解。但是,新时代的中国动画要恢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动画学派”的荣光,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中国奇谭》便是在好莱坞动画和日韩漫画包围中沉寂已久的中国动画“破圈”之作。

《中国奇谭》在内容、形式、美学和播出方式上,都在不断突破和超越我国现有的动画片生产模式和审美观念,在新的传授环境中展现“中国式动画”的思想品味和审美特征,扛起“国漫复苏”“国漫崛起”的旗帜。

首先,在制播的结构形式上,《中国奇谭》采用流媒体平台制作和传播的形式,类似于Netflix知名动画剧集《爱情,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的叙事模式,将多部独立动画短片集中到一个相对松散的主题之下,构建所谓的“动画短片宇宙”。因此,《中国奇谭》也被观众视为“中国版《爱死机》”。《中国奇谭》第一季由8个具有独立故事情节、民族特征明显的动画短片构成,每集时长不一,形式多元,故事多样,是风格化特征极强的“中国式奇闻故事”。

《中国奇谭》制作精良,几乎综合运用了中国动画此前所有的技术手段与艺术形式,从线条、平面到立体,从简笔、水墨(彩)、剪纸、油画到泥偶,如同一个内蕴多元艺术景观的杂色拼盘,象征着中国动画美术的包容兼蓄和大气磅礴。比如,《小妖怪的夏天》脱胎于《西游记》故事,却不是中规中矩的“正本”(西游故事),而是一个充满惊喜反转的精彩“副本”(类似于网络小说的“番外故事”)。小猪妖的短暂“妖生”不仅折射了隐匿在“西游故事宇宙”背后“妖怪社会”的“奇谭本性”与世俗色彩,还精彩地隐喻了现代“打工人”的职业焦虑和职场生命,寓日常琐碎于黑色幽默的故事情节“再生产”之中,令人眼前一亮。结尾处的两次剧情“逆转”,不仅成功地将文学经典与现实生活无缝对接,还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了“中国奇谭”的思想主题和现代价值。《鹅鹅鹅》改编自南朝时期的志怪小品《阳羡书生》(也称《鹅笼书生》),这部原本名声不显的作品,经动画的跨媒介改编,提升到了中国哲学诗意与禅机并存的艺术高度。作品展示了中国水墨动画的简洁飘逸与创造性张力,还以别具一格的默片电影结构来凸显诡谲、空灵与深邃的“中国智慧”与“异域情调”。用极简主义的动画画风、中国画的“留白”对“中国动画学派”进行了艺术传承。

除此之外,《小满》的剪纸动画风格、《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的乡村风俗画特征,以及《小卖部》的油画写实主义,都彰显了极具年代感与怀旧气息的“中国美术”的独特魅力。这些作品画面精美绝伦,色彩鲜艳,场景布置考究,故事情节也极具蕴藉意味,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特色的同时,在新旧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中,传达了对现代生活及现代文明的展望与思考。

其次,从思想主题来看,《中国奇谭》的主旨是努力探索积淀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奇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现代意义。怀旧式的画面呈现、熟稔的文化记忆展示以及温馨日常的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小满》《小卖部》等作品中,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民间传说和奇闻怪谈的元素,突显了“中国式怪谭”内在的文化属性。

同时,《中国奇谭》也是面向未来的。《林林》以3D动画的粗犷风格,呈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冲突和对抗。“狼孩子”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边缘化的题材,引申出中国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有着现实意义。《飞鸟与鱼》取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田螺姑娘”故事,却被“改造”为具有超前意味的现代神话——人与外星人的跨星域恋情。该片“三维渲染二维”的制作风格,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清新活泼浪漫气质,主动贴合年轻受众及学习国外先进动画理念,都体现出老派和老牌的上美影厂在追求新技术、新媒介、新潮流中的自我超越。《玉兔》则将中国人关于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神话传说拉到“太空歌剧”的宏大背景下,以日常琐碎的视角讲述一个陪伴型的智能玩偶(月兔)与在月球基地失事的“星际环卫工”之间啼笑皆非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对未来宇宙冒险残酷性的“诗意与温存”,是中国人对于星辰大海的一次浪漫想象。由此可见,《中国奇谭》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忘挖掘带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化想象,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实践的视觉呈现,来传递中国动画艺术对于未来、未知和陌生化经验的诗意想象。

再次,《中国奇谭》的配乐,既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感和符号性,也突显了希望与现代艺术接轨的创作意图。它努力将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特而丰富的音乐氛围,为每一个故事烘托特定的艺术情境。同丰富多元的叙事手段与艺术表现手段一起,音乐的交替使用不仅为《中国奇谭》的故事情节增色添彩,还让观众享受到美妙的音乐体验。

作为具有一定开拓性与突破性的动画剧集,《中国奇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人物角色的刻画略显单薄,角色配音“跳戏”(《小卖部》);故事情节跳跃性大、理念过于抽象,给人故弄玄虚之感(《鹅鹅鹅》);还有形式大于内容、说教意味浓厚(《小满》),如此等等。作为中国动画发展转型的一部“探索之作”,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中国奇谭》的整体艺术品质。《中国奇谭》是一部出色的“中国式美术”作品,与此同时,还在传承传统中国动画风格中,融入现代数字制作技术,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生命力。这种自我突破,增强了动画的亲和力,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也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持续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助力具有民族品格和审美气质的“中国动画”再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作者:鲍远福,系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 duonaovod#gmail.com.(把#换成@),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web page services. This site does not store or produce any video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egal disputes or liabilities arising from the legality and healthiness of the content.

If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infringes on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 duonaovod#gmail.com (replace # with @)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infringement. The site will handle the issue as soon as possible.

© 2025 www.dnvods.com  E-Mail:  

观看记录